Issue Date | Title | Author(s) | Relation | scopus | WOS | Fulltext/Archive link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09 | 台灣本土史學史芻論—研究與解釋 | 張隆志 | ||||
2004 | 台灣歷史辭典 | 許雪姬主持 | 文化建設委員會,1000p. | |||
2004 | 台灣歷史辭典 | 許雪姬 | 台北 | |||
2008 | 台灣海流考-漢籍文獻中記述的台灣周邊海流與黑潮遭遇 | 吉尾寬著; 顧雅文譯 | 白沙歷史地理學報卷期, 第16期,頁163-198 | |||
1989 | 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 | 張炎憲; 洪麗完主編 | 臺北 :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| |||
2013 | 台灣現行國家法上人群分類概念的使用狀況及其意義 | 曾文亮 | ||||
2003 | 台灣環境史研究:新たな視角をもとあて | 劉翠溶 ; 松金公正譯 | 日本台灣學會報 第5號,頁176-195 | ![]() | ||
2012 | 台灣田都元帥信仰與宋江陣儀式傳統 | 謝國興 | 民俗曲藝 第175期,頁1-42 | |||
2010 | 台灣省編譯館關係人物簡介 | 許雪姬 ; 黃英哲合著 | 台灣省編譯館檔案(福建教育出版社),頁304-314 | |||
1999 | 台灣總督府「南支南洋」政策之研究—以情報體系為中心 | 鍾淑敏 | 《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》第七輯 (臺北 :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) | |||
2005 | 台灣華僑與台灣籍民 | 鍾淑敏 | 東亞視域中的國籍、移民與認同 (台北 :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) | |||
2017 | 台灣邊區族群交流圖像:以萬霧溪流域大湳聚落熟番婚姻關係為例(1834-1946) | 洪麗完 | 第三屆「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」暨慶賀呂士朋教授米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(台中 : 東海大學歷史系) | |||
2016 | 台灣邊區族群交流圖像:以萬霧溪流域大湳聚落熟番婚姻關係為例(1834-1946) | 洪麗完 | 東海大學歷史學報 | |||
2020 | 台灣體育史序 | 許雪姬 | 台灣體育史:日治時期 | |||
2022 | 台魂淚(三)我們的遭遇 | 謝雪紅; 楊克煌遺稿; 楊翠華編; 許雪姬校訂 | 臺北 :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| |||
2018 | 史料與記憶:台北第三高女校友聯誼會資料介紹----兼論其研究上之可能性 | 曾文亮 | 台北文獻季刊 第204期,頁67-101 | |||
2021 | 吃的台灣史:荷蘭傳教士的麵包、清人的鮭魚罐頭、日治的牛肉吃法,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| 翁佳音 ; 曹銘宗 | 台北市 | |||
2016 | 同様的教育、不一樣的抉擇—以東亞同文書院三位臺灣青年陳新座、彭盛木、王康緒為例 | 許雪姬 | ||||
2023 | 向海立生:清代臺灣的港口、人群與社會 | 林玉茹 | 臺北 | |||
1995 |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之博士論文(1948-1995) | 張隆志 |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, 第19期,頁161-16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