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ults 1-25 of 25 (Search time: 0.003 seconds).
Issue Date | Title | Author(s) | Relation | scopus | WOS | Fulltext/Archive link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011 | 遺址調查研究及發掘資格條件認定標準研究計畫報告 | 陳光祖 | 文建會 | |||
2 | 2000 | 試論考古學家的工作倫理 | 陳光祖 | 田野考古 第7卷第1/2期,頁117-134 | |||
3 | 2011 | 臺灣地區近十年來的科技考古研究 | 陳光祖 |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第12卷第3期,頁76-85 | |||
4 | 2004 | 考古與盜墓 | 陳光祖 | 中國時報 | |||
5 | 1998 | 第八十五顆佛牙——佛光山所迎的不是「第三顆牙」 | 陳光祖 | 當代 第131期,頁88-105 | |||
6 | 2001 | 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 | 劉益昌; 陳光祖 ; 顏廷伃 |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, 200 p. | |||
7 | 2017 | 科技考古學的能與不能 | 陳光祖 | 科學發展 第540期,頁20-24 | |||
8 | 2013 | 現行遺址發掘資格條件相關規定的檢討與建議 | 陳光祖 | 田野考古 第16卷第1期,頁133-158 | |||
9 | - | 「珍藏文物數位典藏計畫」—考古發掘遺物、照片、記錄與檔案 | 陳光祖 |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| |||
10 | - | 「殷虛出土陶範之科學分析」結案報告 | 陳光祖 | 行政院國科會 | |||
11 | 2004 | 從盧錫波、郭德鈴二位先生收藏之考古標本入藏史前館談起 | 陳光祖 | 田野考古 第8卷第1/2期,頁161-163 | |||
12 | 1998 | 對當前臺灣考古類文化資產工作的意見 | 陳光祖 | 田野考古 第6卷,頁121-133 | |||
13 | 2005 | 對現行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文化資產部分工作的意見 | 陳光祖 | 田野考古 第10卷第1期,頁105-116 | |||
14 | - | 安陽殷墟出土玉器之科學研究 | 陳光祖 |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| |||
15 | 2020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期末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16 | 2021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I期末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17 | 2022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II期末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18 | 2022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II 期中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19 | 2021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I 期中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20 | 2020 | 國定十三行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出版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I 期中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; 林淑芬; 趙金勇 ; 王冠文 |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 |||
21 | 2011 | 南投縣指定遺址監管維護計畫期末報告 | 陳光祖 ; 簡史朗 |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| |||
22 | 2019 | 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文化內涵研究成果報告 | 陳光祖 ; 臧振華 ; 劉益昌 |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| |||
23 | 2010 | 十三行遺址出土後續研究:青銅器工藝技術計畫期末報告 | 陳光祖 |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, 156 p. | |||
24 | 1990 | PIXE——一種多元素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學上之應用 | 陳光祖 | 中國民族學通訊 第27期,頁67-73 | |||
25 | 2000 | Ancient Iron Technology of Taiwan | Chen, Kwang-tzuu | Harvard University, Anthropology Department, 366 p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