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sue Date | Title | Author(s) | Relation | scopus | WOS | Fulltext/Archive link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11 | 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 | 康豹 | 中國史新論‧宗教分冊 (台北 :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) | |||
2003 | 中國往何處去:1930年前後臺灣的左右論辯 | 謝國興 | 近代史研究 第134期,頁44-76 | |||
2001 | 中國律師制度的建立--以上海為中心的觀察(1911-1912) | 孫慧敏 | 法制史研究 121-154 | |||
2012 | 中國政法傳統與孫中山革命未來走向:尋找東西會通以德「結」人之道 | 朱浤源 ; 呂榮海 | 「孫中山思想與全球中國人的未來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 |||
1962 | 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 | 呂實強著 | 台北市 | |||
1961 | 中國早期的鐵路經營 | 李國祁著 | 台北市 | |||
2012 | 中國東北地方文獻調查記 | 佐藤仁史; 林志宏 ; 湯川真樹江; 菅野智博; 森巧 | 國史研究通訊 第2期,181-186 | |||
2012 | 中國東北的水泥產業(1905-1945) | 陳慈玉 | 新亞學報 卷30,頁247-300。 | |||
2002 | 中國東北的鋼鐵業(1915-1945) | 陳慈玉 | 新史學 第13卷第4期,頁67-117 | |||
2014 | 中國民約精義 | 潘光哲注與導讀 | 台北 : 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| |||
2015 | 《中國民約精義》探源初論:盧梭《社會契約論》的漢譯影響研究(之一) | 潘光哲 | 翻譯史研究(2015) 2015,164-187 | |||
2002 | 中國炭礦業の發展と日本の對華投資 | 陳慈玉 | 立命館言語文化研究 第14卷第2期,共14頁 | |||
1982 |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:山東省(1860-1916) | 張玉法著 | 台北市 | |||
1984 |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:江蘇省(1860-1916) | 王樹槐著 | 台北市 | |||
1981 |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:湖北省(1860-1916) | 蘇雲峰著 | 台北市 | |||
1983 |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:湖南省(1860-1916) | 張朋園著 | 台北市 | |||
1982 |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:閩浙臺地區(1860-1916) | 李國祁著 | 台北市 | |||
1991 | 中國現代化論文集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| 台北市 | |||
2017 | 中國現代史上的侍從室 | 張瑞德 | 抗日戰爭研究 2017年第3期,頁23-32, 159 | |||
1989 | 中國現代自傳叢書 | 張玉法; 張瑞德 | 臺北 |